當前位置:首頁>>內容
湖南農村“變形記”:農民成“畫師” “畫村”變“網紅”
中國新聞網 唐小晴 發(fā)布時間:2023年11月11日 17:12
中國新聞網 唐小晴
2023年11月11日 17:12


近日,在湖南瀏陽烏石村的農民畫室,一位農民畫師正在創(chuàng)作石頭畫。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攝

  中新社長沙11月11日電 題:湖南農村“變形記”:農民成“畫師” “畫村”變“網紅”

 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

  今年45歲的張建南是湖南瀏陽市小河鄉(xiāng)烏石村的農民,她平時在家養(yǎng)豬、種地,閑暇時就去村里的畫室學畫畫。經知名油畫家指導,這位農村婦女獨立操刀的創(chuàng)意油畫《一頭粉紅色的豬》賣出了5000元(人民幣,下同)的價格。

  “以前只懂做農活,沒想到現在成了一名油畫師,在親戚朋友面前我還蠻自豪的!”在烏石村石頭畫工廠創(chuàng)作石頭創(chuàng)意油畫的張建南說。

  在烏石村,有50多位和張建南一樣的農民畫師受過專業(yè)老師培訓,能熟練創(chuàng)作油畫、工藝國畫、創(chuàng)意畫、抽象畫。他們農閑時作畫,畫作通過電商賣到中國各地,還遠銷西班牙、新加坡、泰國等10多個國家。

  這得益于烏石村引進的農民畫室產業(yè)。“烏石村地理位置偏僻,沒有豐富的人文、自然資源,大部分村民外出就業(yè)。為提供更多就業(yè)崗位,進一步增加村民收入,村里多次研討決定引進老師開展本地畫工培訓,構建一條農民畫產業(yè)鏈。”烏石村黨總支書記、村委會主任賴平說。

  據其介紹,畫室聘請藝術家對村民進行為期3個月至6個月的免費培訓。培訓合格的畫師們按照訂單分工負責畫山、畫水、畫人物及上色等工序,畫作由畫室統(tǒng)一銷售。農民畫師工資計件發(fā)放,月收入可達3000元至6000元。

近日,湖南瀏陽市烏石村創(chuàng)意基地,農民畫師創(chuàng)作的石頭畫被陳列展出!≈行律缬浾 唐小晴 攝
近日,湖南瀏陽市烏石村創(chuàng)意基地,農民畫師創(chuàng)作的石頭畫被陳列展出。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攝

  記者在烏石村看到,各種類型的農民畫作被陳列在一棟兩層樓高的房屋里。作畫的材料有泥巴、沙子、樹葉、石頭、木屑、餐巾紙等!斑@里可同時容納50名畫工創(chuàng)作,他們能根據需求做個性藝術品。比如,以泥為材料的金飯碗,以沙為材料的漫步沙灘,以石為材料的金山銀山等,深受海外市場歡迎。”賴平說。

  保留著傳統(tǒng)江南韻味和客家風情的烏石村距長沙城區(qū)約兩個半小時車程。每逢節(jié)假期,許多游客慕名前來體驗油畫創(chuàng)作。一個個形狀各異的鵝卵石上畫著人物、山水、動物、花草等,栩栩如生,讓人忍不住“掏錢包”。

  “熊貓和十二生肖系列石頭畫,以及抽象畫最受海外市場歡迎。明年是龍年,我們已經接到一些龍生肖創(chuàng)意畫訂單!鞭r民畫室負責人吳宗潤說,烏石村石頭畫產值已突破200多萬元,成為遠近聞名的“畫村”,也是鄉(xiāng)村游的網紅打卡地。

  “游客就是增收潛力,這是我們富民強村的機會!辟嚻浇榻B,烏石村又瞄準農文旅融合,探索適合自身發(fā)展的振興之路,打造“烏石農品”“烏石藝術”“烏石文旅”三大品牌。

  以“烏石藝術”為例,烏石村攜手高校、企業(yè)、藝術協(xié)會等打造了烏石空間、烏石當代藝術館、鄉(xiāng)村藝術步行街和烏石創(chuàng)意基地。其中,由村民閑置農房改造而成的烏石空間外圍有稻田廣場、賞荷觀景臺、竹風鈴長廊、烏石古橋等,內設壁爐烤火區(qū)、夏布展示區(qū)、老物件展區(qū),油畫展示區(qū)、木活字印刷術展區(qū)、農產品展區(qū)。

  “游客在這里休閑度假、研學時,還能購買金絲黃菊、玉針香大米、脫水菜干、客家休閑零食、時令蔬菜!辟嚻秸f,隨著游客增多,村民也辦起了農家樂、民宿,村里又打造了一個有機農場,一年四季為游客提供能帶走的綠色蔬菜。

  目前,烏石村正在豐富藝術作品體系,創(chuàng)新繪畫題材、風格,開辟多樣化購買渠道。(完)

【編輯:高峰】
本網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。 刊用本網站稿件,務經書面授權。
未經授權禁止轉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[網上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(0106168)] [京ICP證040655號][京公網安備:110102003042] [京ICP備05004340號-1]